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宁夏水利博物馆:品读悠久璀璨的水历史文化

2017-09-06

  □本报通讯员 陆超

  走进宁夏水利博物馆,其实就是沿着一条缓缓流淌的水迹,了解几千年来古老宁夏引黄灌区的灿烂文化,零距离地解读宁夏水利的发展和演变,感受宁夏水历史文化。

  依水而生  源远流长

  宁夏山河壮美,风景秀丽,史称“八郡之肩背,三镇之要膂”。自古以来,依黄河而生存,唯黄河而发展,靠黄河而兴旺。宁夏引黄灌区在黄河母亲的无私哺育下,历史悠久,水文化底蕴深厚,自秦汉时期,就已有屯垦开渠、引河溉田的记载,水利建设历经沧桑变化从未中断。在黄河母亲的无私哺育下,宁夏引黄灌区沟渠交通、旱涝无虞,谷稼殷积、物阜民丰,“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名不虚传,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交通、军事、地缘政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稳定西北,固边扩疆的战略要地。

  宁夏水利博物馆坐落于自然资源、水文化资源以及人文景观资源丰富的青铜峡峡口地区,是全面展示宁夏2000多年来源远流长的水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水博馆外形设计风格采用秦汉高台式建筑与轻钢扭面屋顶相结合,实现了古典风格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周围衬托景观水系和微缩黄河地面景观,西面为古汉渠取水口遗址,东面为至今流淌着的古秦渠,南面为青铜峡水利枢纽,与北面的九渠广场、青铜古镇遥相呼应,形象展示了宁夏水利的秦风汉韵。外墙运用线刻艺术,以浪花和祥云贯穿,行云流水般勾勒了秦汉移民屯垦开渠、太宗大会百王、西夏王朝雄风、塞上水利新貌等线雕,浮雕表现的是一部流淌的宁夏治水史。周围微缩水系环绕,体现了水是文化之魂和上善若水的包容品德。

  走进展厅,是由千秋流韵、盛世伟业、水利未来、水利文化、水利人物等6大部分23个单元组成的“水历史文化长卷”,综合了展陈、研究、交流、教育等功能,让每名游客都能生动地“阅读”到宁夏引黄灌区2000多年的水利历史和文化。从秦汉移民,到古代的城市水利,再到现在的扬黄工程。通过场景复原、文物陈列、图文展示、视频演示和多媒体特效等多种方式演绎,使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参观者眼前。

  靠水而兴  长河惠民

  从第一展厅开始,便拉开了一幕宁夏引黄灌区不断建设发展的历史大剧——秦汉开辟了至今仍在流淌的秦渠、汉渠,使宁夏平原的引黄灌区成为与都江堰齐名的古灌区之一,造就了誉满天下的“塞上江南”。一条条横贯平原的渠系,滋润着这片年降水量仅为300余毫米,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的地域,使宁夏平原摆脱了荒漠戈壁的命运,尤其是唐代形成的唐徕渠,至今仍是宁夏平原上最大的水渠。倘若将这些渠首尾相接,长度超过1800公里。

  进入北魏时期,宁夏灌溉渠区生产的粮食不但能自给自足,而且成为了当时朝廷军粮的依靠。在公元444年,薄骨律镇(治今灵武市西南古黄河沙洲上)守将刁雍在旧渠口新开艾山渠,从干渠的渠系布局看,艾山渠的引水技术相当合理先进,而且规模很大,基本达到了黄河西岸能够自流灌溉的最大面积,充分显示出其输水技术的先进性。艾山渠修成后,灌溉面积约4285公顷左右,促使银川平原农业获得全面的恢复和发展,成为北魏西北边疆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艾山渠开渠后3年内,向今内蒙古五原一带运送军粮60万斛。

  在展厅内布置的历代水系建设中,西夏占了一个独立单元。原因何在?因为西夏时期的一条渠、一部法典成就了一个王朝的鼎盛。公元11世纪~12世纪时期,西夏王朝将国都定在了宁夏平原的腹地兴庆府(现银川),摆脱游牧生活的党项族进入宁夏平原后,逐步完成了从游牧形态向农业形态的转变,加上王国所需的粮食生产,使其对平原上的水利建设开始有了足够的重视。水利建设带来足够的农业用水,使宁夏平原在西夏时期出现了一个具有革命性的粮种——水稻。西夏开国皇帝元昊执政期间,曾下令修建长达150公里的昊王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以开国皇帝的名字命名的古渠。灌溉面积达160万亩。

  到元朝时,忽必烈将大批归顺蒙古政权的南宋移民迁徙到宁夏平原,为了兴修水利,元政府从各地征调了大批水利工匠,工程竣工后,随着灌溉面积增加,为元帝国完成从倚重牧业向农牧业并重的转变,发挥了粮食基地的作用。

  明朝在统一西北的过程中,出于军事需要,开始陆续在西北屯田,作为边地,银川周围是明代西北屯田的重点地区。明朝在宁夏境内设有银川和固原两个军事重镇,有20万左右的驻守军队。明朝政府利用军屯、民屯和商屯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黄河水利的便利条件,在宁夏平原上发展屯田生产,银川作为宁夏府的驻所在明太宗时期赢得“天下屯田积谷,以宁夏最多”的盛名,这也反映出了宁夏平原此时已经依靠黄河灌溉区成了全国的重要粮仓之一。

  清朝疆域的开拓,宁夏平原开始成为全国的腹地,清朝对准噶尔部的叛乱平定,历经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朝代,近70年的用兵,使朝廷认识到宁夏平原在担负西北地区平叛中的作用,宁夏平原以自己的富庶向清帝国提供了足够的粮食、马匹、军士,让康熙再次看到一个富庶的宁夏平原对清朝的西北甚至整个帝国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的最终体现就是平原上的水利工程。

  因水而富  铸就伟业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青铜峡水利枢纽的建成,不少古老渠口所在地的水位上升,为新渠开建提供了条件,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无坝引水历史。在水博馆“盛世伟业”展区内的一些照片资料中,可以看出宁夏引黄灌区开始了整旧建新,国家对古老灌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更新改造,并相继开挖了跃进渠、西干渠、东干渠、第一农场渠和第二农场渠等新渠,完善了平原上的渠系建设。

  目前,宁夏平原干支渠总数已达3000多条,总长度7000多公里;排水沟有40条,总长度1825公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灌排系统,灌溉面积增至800多万亩。

  唯水能绘  千年长卷

  在水博馆里,各种已成为文物的水利器具,也是每个参观者值得去关注的。如汉代陶漏斗、汉渠碑首、宋代灰陶水管、水泵、埽等。这些实物证实了宁夏水利沿袭2000多年,除有黄河的方便引水条件外,主要还靠兴修水利的实践,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创造和发展了一套独特和完整的水利技术。

  在引水工程中采用无坝取水形式,在闸前渠道上设有堰顶略高于正常水位的滚水石堰,称为“跳”,渠水位过高则自动溢流,此下另设退水闸多座,再下则是引水正闸。闸座旧时多用木,明隆庆六年(1572年)后,逐步改用石筑。正闸以下,渠两岸长堤也称坝。支斗渠口多为分水涵洞或闸门,称做陡口。不同高程的渠道相交多建木渡槽,称为飞槽。横穿渠道的泄洪和退水的涵洞,称作阴洞、暗洞或沟洞。渠道疏浚时常使用埽工封堵渠口,即今之草土围堰,也用以修筑护岸、桥、涵、闸等的护坡,以及临时性的拦水工程等。测水位用木制的刻字水则。入冬后以埽塞渠口称“卷埽”,至清明征夫岁修清淤,立夏则撤埽“开水”。

  水博馆收藏的是一部关于宁夏引黄灌区2000多年来开发建设的记忆长卷,未曾间断的开凿与维修,让各条古渠水系跨越千年、沿用至今,已成为宁夏平原的生生血脉,镶嵌在宁夏悠久厚重的历史长河中,为黄河文化、华夏文明的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中国水利报 2017年9月5日

责任编辑:段玲玲


  相关新闻:
水文化的美好弘扬——江苏淮安市第7届水文化周活动侧记
墨香颂水利 春联迎新春——记2017年水利部机关“迎新春 写春联 送祝福”活动
激活视觉水文化 ——引汉济渭水利摄影创作引发的文化思考
弘扬优秀江河文化 打造生态美丽中国
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水利工程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安顺召开
河海大学《中华水文化》等入选全国首批精品公开课
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暨水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召开
黄河水文化研究会成立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首页大图模板.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淮安2017-网页大图.jpg

主办:中国水利报社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